编者按:在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立德增智、精技强能、全面发展、成人成才”办学理念与“课在岗上、学做一体”实践教学理念的深入推进下,该校农牧科技学院始终坚持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实践操作赋能理论教学,培养具备扎实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新时代农牧人才。本文为农牧科技学院24级畜牧兽医4班唐菲同学在实践教学中的真实体验,记录了她从理论认知到动手实践、从初次挫败到最终成功的成长历程。她的故事,是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教学做合一”培养模式的缩影。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实习日记。
当那抹殷红的血液顺着采血针头平稳地流入真空管时,我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如鼓的声音。不是紧张,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喜悦——这是我,一名畜牧兽医专业的“新手”,在经历了两次尝试后,终于成功为一只山羊成功采集了血样。放下针管,轻抚着羊儿温顺的脖颈,这一刻的成就感,远比想象中更加厚重。
一、理论如山,实践如舟:初试的忐忑


学生与老师现场交流
在走进羊圈之前,“颈静脉采血”对我而言,只是教科书上清晰的解剖图、老师口中严谨的操作步骤和笔记里条理分明的要点:“保定是关键,定位要准确,进针要果断……”我自认为已将理论烂熟于心,甚至能在脑海中完美地模拟整个流程。

专业老师讲解注意事项
然而,当真正面对一只活生生的、呼吸起伏的羊时,我才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含义。羊的体温透过毛发传递到我的指尖,它脖颈的脉搏在我手下跳动,这一切都让原本平面的知识瞬间变得立体而充满挑战。我的第一次尝试,就在这种微微颤抖中开始了。
我按照“按压颈静脉沟使血管怒张”的步骤操作,让同学给我按住羊的颈部,我则寻找羊最粗的那根静脉血管,但手指下的触感远不如模型清晰。羊的轻微晃动,我自己因紧张而略显僵硬的姿势,旁边同学的催促都成了干扰。我深吸一口气,凭感觉进针,但只见空针不见血——失败了。一瞬间,挫败感涌上心头。羊似乎也感知到了我的不安,轻轻动了动身子。室友也在一边安慰:“没关系从一次失败了很正常,不要紧张,再试试相信你可以的!”
二、 沉淀再战,人羊合一:成功的顿悟
短暂的失利让我迅速冷静下来。我没有立刻进行第二次尝试,而是先安抚了一下羊,也安抚了一下自己狂跳的心。我回想起老师的话——“感觉”,我再次将手指按在羊的颈部,这一次,我闭上限睛,不再单纯用眼睛去“找”,而是用指尖去“感受”。我感受肌肉的纹理,感受气管的位置,感受那一道在压力下逐渐变得饱满、有弹性的血管轨迹。“有回血了!” 我惊喜地叫出声,只见鲜红的血液顺着针管缓缓流进采血管。

正在尝试羊静脉采血
我调整呼吸,将自己想象成羊的一部分,我的动作节奏与它的呼吸节奏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进针时,我的手稳了许多。当针尖突破皮肤,有一种微妙的“落空感”传来——那是进入血管的独特信号。刹那间,鲜艳的血液涌入了注射器,我赶紧拿试管接上,成功了!我们组一片欢呼!

成功采集羊静脉血
那一刻,所有的理论知识,都在这一瞬间与指尖的触感、眼前的景象融合贯通。我明白了,所谓的“精准”,不仅是解剖学上的坐标,更是手下那份沉甸甸的、生命的实感。
收拾器材时,我看着采血管里的血液,突然明白:很多看似困难的事,只要敢迈出第一步,再加上耐心和细心,就能克服。这次羊静脉采血的成功,不仅让我掌握了一项实操技能,更给了我面对挑战的勇气 —— 原来那些 “做不到” 的恐惧,大多是自己给自己的束缚,只要沉下心去做,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三、岗位育人,知行合一:实操的收获
再回想今天的实操经历,我愈发清晰:岗位是最好的 “课堂”,实操是最好的 “教材”。那些在岗位中摸爬滚打学会的技能、在知行转化中悟透的道理、在实践里沉淀的素养,不仅是当下的收获,更是未来走向职业岗位时,最坚实的底气。
1、尊重是前提:我们面对的不是冰冷的实验对象,而是有温度、有感知的生命。成功的操作,始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轻柔的保定、及时的安抚,不仅能减少动物的应激,更能让我们操作者心态平和,与动物建立信任。
2、理论是地图,实践是行走:理论为我们指明方向,但通往熟练的道路必须由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来铺就。失败是这条路上最宝贵的路标,它逼我们反思、调整,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理论。
3、“手感”是专业的灵魂:兽医工作中,有很多无法量化的经验,尤其是触诊、注射等操作,“手感”至关重要。这需要无数次实践的打磨,用心去体会每一次的细微反馈,才能逐渐培养出这种近乎本能的专业素养。
4、信心源于专注:当我全身心沉浸在“寻找血管”这件事上时,紧张感自然消散了。成功带来的巨大信心,并非源于“我能行”的盲目乐观,而是源于“我刚刚做到了”的坚实事实。
回望那只平静的羊,它或许并不知道这两针对我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这短短几分钟,是我从书本走向临床的关键一步,是我兽医职业生涯中一枚小小的、却闪亮的勋章。它告诉我,未来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保持这份对生命的敬畏、对实践的执着,每一次扎下的针,都将不仅是技术的锤炼,更是与生命对话的修行。这条路,我将满怀热忱,坚定地走下去。(图文:唐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