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罗喆,女,共青团员,现就读于湖南信息学院2023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班。专业成绩排名前10%,担任班级组织委员、双创委员,聚智社区阳光服务部部长等。曾获“2024—2025”年度校级优秀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证书等。获第十一届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省赛一等奖,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赴浏阳市葛家镇金源村“浏之星火,文脉相传”乡村振兴促进暑期社会实践团副队长。
为积极响应并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重要指示,紧扣“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育人导向,湖南信息学院“浏之星火,文脉相传”乡村振兴促进暑期社会实践团怀揣着助力乡村发展的赤诚之心,奔赴浏阳市葛家镇金源村开展了涵盖环保、支教、数字赋能等多维度的实践活动。
罗喆便是这支实践团中的骨干力量。七月的浏阳骄阳似火,乡间小路的泥泞沾满裤脚,蚊虫的叮咬留下成片红肿,但这些都未曾动摇她扎根乡村的决心。在网站上线后的某天,78 岁的张爷爷颤巍巍地握着她的手说:“小罗啊,我通过你做的网站在留言板提的建议,村里真给老槐树加了保护牌咧!”这句朴实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淌过罗喆的心田,让她瞬间读懂了数字技术与乡村需求碰撞出的火花。如今,她的手机仍不断收到村民的咨询,而金源村的数字平台上,一条条新建议正持续“生长”,见证着青春力量与乡村振兴的温暖碰撞。三下乡的时光虽短,但那些用代码与汗水浇筑的联结,早已在她和金源村的土地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回望在金源村的那段时光,罗喆常常心生感慨:“每一天,都在被一种纯粹的力量打动。” 她和队友们教孩子们用画笔描摹家乡的模样 —— 从示范如何表现山峦的层次感,到耐心指导他们调和田野的绿意,孩子们眼中那份全然的专注,总让她格外动容。有个小男孩总爱把稻穗画得格外饱满硕大,说要让爷爷奶奶的米缸装得满满当当,“那哪里是简单的涂鸦呀,分明是孩子们对家乡最质朴真诚的祝福。”罗喆笑着回忆。除了传授绘画技巧,她还和孩子们一起把环保理念融入画中:有的孩子认真画了分类垃圾桶,有的在田埂旁添上了几棵迎风的小树。这些细微之处让她深深领悟:美育从来不止于技巧的传递,更在于在孩子们心里播下热爱家乡的种子,让这份情感在岁月里慢慢生根发芽。
这次“三下乡”的经历,让罗喆对“成长”有了更深的感悟:“不是我们给乡村带去了什么,而是乡村教会了我们更多。”孩子们的画笔让她看见希望的形状,村民的笑容让她懂得责任的分量。“这段时光像一本翻不完的画册,每一页都写着‘值得’。”未来,她想带着更多专业知识回到乡村,“因为我知道,孩子们笔下的家乡,需要我们用行动去守护 —— 那才是青春最该有的模样。”